謝謝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 (ORKTS) 的「可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 (S-KPF)」支持語橋以及其他社企的成立,讓學者及教授們的研究成果可以放入社區之中,令更多普羅大眾受惠。
感謝天主教香港教區週報訪問語橋的創辦人鄧教授,並向讀者介紹聾人群體,以及手語雙語的概念。
在Morgan Stanley的資助下,語橋社資將推出「Effective Signed Intervention (ESI)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(SEN)」項目,為有特殊學習需要(如自閉症、智力障礙等)的學童提供手語口語跨渠道雙語課程及故事班,並訓練其家長手語應用,從而推廣手語雙語的重要性。機構預計此計劃可讓1600名SEN兒童受惠。
感謝作者在文中以語橋為例,希望社會更多層面應用到手語雙語,讓社會更加無障礙、更加共融。
//因應各方的鼓勵及支持,近年來有不少成功把學術研究變為具社會影響力社企的例子,並受到廣泛注視,有些更成功地影響相關政策。例如由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鄧慧蘭教授成立的「語橋社資」(SLCO CR),以語言學研究為基礎,提供手口雙語培訓,除了協助聾人學生外,更令健聽人士明白手語並非聾人專用,達至社會共融,建構無溝通障礙的多元社會。鄧教授的研究和努力不但正面影響政府制定聾人教育政策,也為商界人士參與社會創新提供機會。//